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鹽城離心泵售后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鹽城離心泵售后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2019年準備回村承包土地大面積的種植玉米,您對這樣的做法有著怎樣的看法與建議?
2019年準備回村承包土地大面積的種植玉米,您對這樣的做法有著怎樣的看法與建議?
謝謝邀請!
這提問應該有兩種說法:
一,平源地區可以發展,其主要原因,地土潦擴,可用機械。更可以與政府掛鉤,能領取種糧大戶的獎金和補貼。同時要與外源掛鉤,否則賣不去就虧大了。
二,山區,土地零散,氣候又差,用機械耕作是不可能的。愿虧死,也可種植玉米。不愿作虧本買賣的,就小心為上,否則悔之晚矣。
上述兩類,請大家參考,提出寶貝意見。
感謝邀請。在回到這個問題之前,首先給你的勇氣大大的點上一個“贊”。
說實話,目前玉米市場并不景氣。
我們先回顧下玉米價格的歷史走勢
從2016年開始,我們國家便開始了玉米去庫存,并且取消了玉米臨儲收購政策。
當然,我們翻閱資料也會發現,在玉米工業需求的推動下,玉米價格的上漲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來自政策的支持,恰恰相反,政策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種調控。
自進入新世紀以來,我國為解決陳化糧問題,推行了燃料乙醇,通過補貼試點,逐漸使得玉米深加工行業獲得快速發展。自2004年以來小麥、稻谷相繼實施托市收購政策,而玉米一直在市場化收購,但即便如此,在2007年起玉米價格還是出現了大幅上漲,由此,國家在2007年開始加大對玉米深加工的限制措施。
不過,由于政策執行一般具有滯后性,我們注意到第一輪玉米深加工對玉米價格的刺激作用一直延續到2012年,那一年也是玉米價格的最高峰。
玉米深加工的否極泰來
從2012年開始,玉米價格開始下滑,玉米庫存開始攀升,直到2015年,臨儲玉米收購入庫達到1.2億噸左右,2016年初玉米總庫存達到2.6億噸,玉米去庫存開啟。
玉米去庫存是一把雙刃劍,一方面重新刺激了玉米深加工的快速發展,加大了玉米市場的需求,但另一方面則是造成市場供應階段性過剩。
在2017年第一年臨儲拍賣時,拍賣掉了5600多萬噸,2018年則是拍掉了1億噸——但事后人們發現,約有5000萬噸進入到下個玉米消費年度,和2018年產玉米搶奪市場,由此造成2018年產玉米價格持續低迷。
今年種玉米可行嗎?
但正如我們上面講的,玉米市場的供應是階段性的,但需求的增長卻是一個大趨勢。
目前臨儲玉米庫存已經下降至8000萬噸左右,而同期玉米深加工產能在繼續保持增長——這些新建的廠子注定要在未來收購新玉米進行加工,而按照2017年、2018年的拍賣情況來看,進入今年秋季后,玉米市場的供應緊張形勢將會出現。
所以,這個時刻選擇種玉米,即是勇氣也是一種眼光。
但需要提醒的是,目前玉米及其替代品的進口需要關注。
2019年準備大面積承包土地種玉米,不知你的面積有多少,做工程都有工程預算,我們把承包土地種玉米也當做一項工程,我做一個預算你參考一下。
一、種植面積,假設為100畝,其適用于機械化操作。
二、租金,既然是租地肯定有租金,假定為每畝300元,這個租金算是很低的了,100畝就是3萬元。這需要種地前付給農戶。
三、種子每畝40元,化肥每畝160元,旋耕播種每畝70元,噴藥每畝30元,收割每畝100元,如果是水地,澆兩次水需每畝100元(人工在內)。其他人工費用每畝一個工日按100元計算,這樣每畝地的支出達到600元。
四、收益,按畝產1300斤,每斤0.85元,0.85x1300=1115元,減去每畝租金300元,減去每畝支出600元,每畝的凈收入是215元,100畝凈收入可達到21500元,看起來收入還不少。
但是,租金,化肥種子需要50000元資金在播種前支出,到第二年才能回本,其他支出的也要在賣玉米后才能回本。總共90000元的資金,要貸款的話,還要考慮利息支出。
如果國家每畝補貼100元,100畝還可以有10000元,這樣承包了100畝的純收入是31500元。
假如外出打工,不用投資一分錢,工資按4000元算,一年還40000多元。你看干啥合適?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鹽城離心泵售后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鹽城離心泵售后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