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深井泵扇形滑塊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深井泵扇形滑塊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怎么樣能拍出星軌?
了解星軌拍攝的原理
拍攝星軌首先要了解的事就是地球在轉(zhuǎn)動,這意味著當你完成取景之后,星星就會移動。這被稱為“星跡”效應。為了捕捉星星移動軌跡的畫面,將光圈盡可能的設置到最大,并把焦距設置到無限遠,然后將相機對準北極星,因為北極星會保持靜止不動,而其它的星星都會圍繞它轉(zhuǎn)動。
拍攝星軌是很消耗體力的,尤其是為了一張最終合成的星軌照片,前期需要拍攝上百張照片用來合成,期間如果有一張照片拍攝出現(xiàn)問題,很有可能導致所有照片全部報廢,所以拍攝星軌,必須要做好萬全的準備。可是,當你拍攝到美麗的星軌,再多的付出那也是很值得的。
必備的準備工作
記住帶上這些必須物品,這將會使你整個拍攝更加順利。
首先,一個穩(wěn)定的三腳架是必須的,其次,拍攝星軌會進行很長時間的拍攝,一定要帶上一兩塊備用電池。再有,如果可以,一定要使用帶計時功能的快門線,在拍攝星軌時,使用帶計時功能的快門線,是非常實用的,設定好快門時間,拍攝次數(shù)后,你就可以去休息或做其他的事情了,快門線會自動幫你完成幾十分鐘的拍攝甚至1小時以上的拍攝。
拍攝手法
在這里,小編推薦使用疊加拍攝法來拍攝星軌。顧名思義,疊加拍攝法,就是將快門速度設置在20-30秒之間,拍攝一張照片,這樣,這張照片就記錄了星星這20-30秒時間內(nèi)的運行軌跡,以此類推,當一共拍攝了100張時,星星的運行軌跡就已經(jīng)被你記錄到很長的一段距離了,你所需要做的就是通過后期軟件合成,將這100張照片合成為一張照片,那么漂亮的星軌就會出現(xiàn)在你眼前了。
需要注意的是,拍攝的照片越多,最后合成效果星軌的軌跡就會越長,相反則反之,可根據(jù)自己的喜好,來把握拍攝的數(shù)量。
后期合成
如今數(shù)碼后期已經(jīng)成為攝影愛好者必修的一門課程。Photoshop也是必備的軟件之一。
首先打開Photoshop-文件-腳本-將文件載入堆棧如下圖所示
點擊瀏覽將拍攝的所有星軌照片添加到這里,點確定
圖片導入后,將除了背景意外的所有圖層混合模式改為-變亮 如下圖所示
最終的星軌效果就出來啦
后期星軌軟件-Startrails
沒有photoshop,也不想裝?還想擁有這么絢的效果?沒關系!
小編在這里幫大家推薦一款星軌后期合成的軟件,屬于傻瓜級的,只要你會用鼠標,就一定能會用這款軟件,軟件名叫:startrails。把需要疊加的照片,選出來,單獨放在一個文件夾里,打開軟件,如圖,點擊第一個圖標,然后把所有照片導入進去。
然后點擊第5個圖標,開始疊加。疊加的快慢就取決于你的電腦了,疊加時候最好不要開什么大型的程序。
待下方進度條滿了,就表示疊加完畢了。然后按第三個圖標保存。
最后會有個彈出窗口jpe-compression,默認90 ,選擇100,圖片質(zhì)量會好些。點擊保存,大功告成!
過年的時間看到家鄉(xiāng)的天空星星挺多的,就帶上相機在外面拍攝星軌,沒想到效果挺不錯的,下面分享一下我在拍攝星軌的時候一點心得體會,先放幾張之前拍攝的照片:
設備器材的選擇
三腳架、快門線是必備的。
這里說說快門線,快門線最好選擇可以進行定時的快門線,我在拍攝的時候用的是普通快門線,所以每一張照片都要守在相機旁邊來按快門。
使用定時快門線可以設置相機自動拍攝以及每個拍攝的間隔時間。間隔時間一般1s比較合適。
我在拍攝的時候因為要每一張手動按快門,有時候如果一走神,星軌的中間就會有間隔,比如第一張照片我放大后可以看出:
天氣的選擇
天氣當然要是在晴朗萬里無云的天氣、天空通透下拍攝,這樣星星才能夠拍攝下來。
其實我拍的這幾張照片用肉眼看到的星星挺少,但是在相機拍攝后卻能看見很多的星星。
下面是一張我單獨拍攝星星的照片:
其實在我肉眼來看并沒有這么多的星星,但通過相機拍攝后看到的星星還是蠻多的。
地點的選擇
一般拍攝星空都會到遠離市區(qū)的地方進行拍攝,避免光污染。
但我拍攝的這三張照片都是在市區(qū)拍攝的,第一張就是在家里樓房頂拍攝的,后面兩張是在濕地公園拍攝的。
其實在拍攝星軌,只要能夠有效的避開光污染,選擇合適的前景,還是能夠拍攝下來的。
比如說第二張星軌照片,給大家看看我的拍攝環(huán)境吧:
就是在一個停車場進行拍攝的,可以看到光污染特別嚴重。我當時發(fā)了一個視頻,有人看見就懷疑說這么嚴重的光污染能拍星軌?
但是我就更改我的機位,仰拍天空,以電線桿作為前景,避開地面的光污染。
前景的選擇
拍攝星軌當然不能光禿禿的都是星軌啊,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前景。
在第一張照片中因為我是實驗一下是不是能拍星軌,就在樓房頂拍攝,只有太陽能作為前景。
但是在這張照片中還有個致命的問題就是前景上的影子。當時是后面有人放煙花,然后照亮了我的影子投射在了太陽能上,在后期堆棧的時候也保留了我的影子,所以看起來特別難看。
在拍攝星軌因為時間耗時都比較長,中途難免會因為一些外界因素影響畫面,那么我們可以在后期堆棧的時候?qū)⑦@張被影響的畫面去掉。因為我回來帶的一個老式筆記本,能打開60張照片堆棧就不錯了,就沒去找那張照片進行刪除。
或者就是在堆棧后的星軌照片,選取一張拍攝中前景效果最好的照片,利用蒙版添加在星軌照片上,以免星軌中間出現(xiàn)斷裂。
像第二張照片我就利用到了這個方法,具體為什么我在后面參數(shù)設置中會講到。
拍攝方向的選擇
一般拍攝方向都會選擇面向北極星拍攝,至于怎么找北極星的方向,手機上下載一個星空類的app就可以觀察了。
或者在你所處的地方,對著星星最多、最亮的一個方向進行拍攝。
參數(shù)的設置
這里我給大家推薦一組我在拍攝時比較合適的參數(shù)。
光圈大小5.0~11.0比較合適。選擇較大光圈是在前景基本上位于一個平面內(nèi),拍攝的比較清晰,比如第二站電線桿那張。選擇小光圈是在前景有前有后的景物的時候,比如第三張前有橋和樹,后有電線桿的。
快門速度30s,拍攝間隔1s比較合適。拍攝30分鐘~60分鐘比較合適,時間太短形成不了星軌,時間太長星軌會比較雜亂。
感光度500~1000合適,這個取決于你相機的質(zhì)量,要確保感光度不會使畫面產(chǎn)生噪點。
對焦以能夠清晰拍攝前景為宜。拍攝星軌都是采用手動對焦,這點就不用再多說了吧。在拍攝星軌前我就在網(wǎng)上看了看別人拍星軌的方法,很多說把對焦點放在無限遠(∝)處,我在拍攝電線桿的時候,拍完了發(fā)現(xiàn)電線桿都是模糊的,一點都不清晰,所以我就重新調(diào)整對焦點使電線桿清晰拍攝了兩張,然后用蒙版在星軌照片中將清晰的電線桿添加進去的。所以對焦點不會是在無限遠處的,對焦點的選擇要保證你的前景清晰才行。在拍攝第三張照片的時候,因為沒有一點光線,取景器中看不見畫面,我就調(diào)整對焦點拍攝了幾張,選取了一個能夠保證前景清晰的對焦點就行拍攝。
測光模式選擇點測光模式。
另外如果前景很暗的話,需要我們帶上手電筒,在拍攝要結(jié)束的時候?qū)χ熬罢找幌拢源_保前景不至于太暗。
以上就是我在拍攝星軌的一點心得體會。
在拍攝后我發(fā)現(xiàn)星軌拍攝并不至于非要跑到深山老林里面去拍攝,只要能夠找到一個好看的前景,并且有效的避開光污染,也能夠拍攝下星軌照片。
如果能后幫到你,麻煩點個贊吧~
用拍攝角度來說,如下幾個點很重要:大廣角、高感光、大光圈、長時間曝光,三腳架、好構圖、選好焦點。如果有前景,就把焦點放在前景上。
后期處理方面,可以參加飛俠錄制過的一個小視頻。后期的降噪,太重要了。
視頻加載中...
星軌攝影由于時間問題沒有講。下面把有關幻燈片貼出來。
總體意思是: 135數(shù)碼系統(tǒng)的長曝光一般都有非常多的噪點,因此我不建議單張長曝光。用多張疊加(和平均降噪的方法幾乎完全相同,唯一區(qū)別是統(tǒng)計算法選“最大值”而不是平均值。 這是目前絕大多數(shù)攝影師用的辦法。
當然同樣一組片子,你可以用最大值去合成星軌,然后用平均值來為地面降噪,然后把兩張合成到一起,掌握了基本辦法后,你可以靈活組合所有技巧。
另外,傳感器技術在不斷發(fā)展。最后我給了一張飛思單張長曝光的例子。也許幾年后,用135系統(tǒng)拍星軌,又可以用傳統(tǒng)的單張長曝光了。
最后一張幻燈片里,PPT對圖像壓縮了。單獨貼一張截圖吧:
星軌記錄了星空的轉(zhuǎn)動,這是肉眼不可能覺察的變化。我們在北半球,想要拍攝星軌的話,首先需要將相機指向北方,如果將相機指向東方或者西方只能得到相對水平的線條。注意,星軌的色彩是變化多樣的,這是由于星星的溫度不同所導致,藍色的星星溫度最高,白色次之,紅黃兩色的星星溫度較低。
佳能 EOS 5D mark II,24mm f/1.4鏡頭,快門1878秒,光圈f/5.6,感光度ISO 100
拍攝星軌理想設置
鏡頭:廣角鏡頭
光圈與快門:
f/4,15-30分鐘
f/5.6,1小時
f/8,2小時
f/11,4小時
感光度:100
P.S 如果對自己的電池電量有信心,在拍攝時可以開啟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,反之關閉該功能。
另外一種拍攝方法是按照30秒快門、f/5.6、ISO400的參數(shù)不間斷拍攝,這樣拍攝不能打開降噪功能,達到期望的時間長度之后,在Photoshop中將所有照片堆疊合成為一張。
防抖設置
在使用三腳架拍攝的時候,需要關閉鏡頭和相機的防抖功能,它們反而有可能在長時間曝光的情況下導致畫面模糊。盡管某些設備帶有三腳架檢測功能,但為了安全起見,還是手動關閉該功能為妙。
白平衡
將相機白平衡設置為日光能正確還原星光的色彩,確保照片回放時的效果。當然,我們推薦大家使用Raw格式拍攝,在后期調(diào)整的時候針對照片想要達到的氛圍自行判斷調(diào)整白平衡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深井泵扇形滑塊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深井泵扇形滑塊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